核心信息
-
定义与发病率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妊娠期及产褥期较少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为1/10,000~11.3/10,000,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及产后早期。 -
病因
- 胆道疾病:胆结石是最常见诱因(占67%~100%),孕期激素变化易导致胆汁淤积和结石形成。
- 高脂血症:妊娠期血脂代谢异常(如甘油三酯显著升高)可损伤胰腺细胞,引发炎症。
- 其他因素:暴饮暴食、感染、药物、妊娠高血压等也可能诱发。
-
症状
- 典型表现:剧烈上腹痛(可放射至腰背部)、恶心呕吐、腹胀,常伴发热。
- 特殊表现:妊娠中晚期因子宫增大,腹痛可能不典型,易与妊娠剧吐、早产等混淆。
-
诊断
-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
- 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排查胆结石),必要时结合MRI或CT(需权衡胎儿风险)。
-
治疗
- 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酶分泌及抗感染。
- 手术治疗:重症或保守无效时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终止妊娠以挽救母儿生命。
-
预防
- 控制饮食:避免高脂、暴饮暴食,孕期定期监测血脂。
-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孕前处理胆结石等基础病。
风险提示
该病可能导致母婴双亡,孕妇死亡率约33.3%(非孕期为22.2%),重症患者易出现多器官衰竭、胎儿窘迫或早产。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