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呕吐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选择,常用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针对前庭系统调节类药物
- 甲磺酸倍他司汀
通过改善内耳循环障碍、消除内淋巴水肿缓解眩晕,适用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内耳疾病。 - 盐酸地芬尼多
调节前庭神经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兼具抗眩晕和镇吐作用。 -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
抑制前庭功能,对晕动病、迷路炎等引起的眩晕呕吐有效。
二、直接止吐类药物
-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促进胃排空,抑制呕吐反射,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 - 多潘立酮
通过增强胃动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适合胃肠功能紊乱引发的症状。 - 异丙嗪
中枢性镇吐作用较强,可肌肉注射快速起效。
三、改善脑部循环类药物
- 盐酸氟桂利嗪
缓解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对脑供血不足或偏头痛相关眩晕有效。 - 银杏叶提取物
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适用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四、镇静及对症处理药物
- 地西泮
抑制前庭神经兴奋性,减轻急性眩晕发作时的焦虑和呕吐。 - 补液治疗
若因严重呕吐导致脱水,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注意事项:
- 急性发作期建议联合用药(如抗眩晕药+止吐药)以提高疗效。
- 高血压、青光眼患者需慎用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
- 部分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可能引起嗜睡,用药后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 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听力下降、肢体麻木等,需及时排除脑卒中、颈椎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