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损伤是一种因创伤、压迫或疾病导致的正中神经受损,进而引发手部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以下是其关键信息整理:
一、基本定义
- 神经位置:正中神经是上肢重要的混合神经,支配手部桡侧半的感觉和部分肌肉运动。
-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手部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及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猿手”畸形。
二、常见病因
- 创伤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牵拉伤或挤压伤(如机器卷入伤、手术止血带使用不当)。
- 慢性压迫:腕管综合征是典型诱因,因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神经受压。
-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等可能诱发神经病变。
三、主要症状
- 感觉障碍:
- 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麻木、刺痛或灼热感,触觉减退或消失。
- 运动功能障碍:
- 握力减弱,拇指无法对掌,影响精细动作(如握笔、系扣子)。
- 前臂旋前受限,手腕活动范围缩小。
- 形态改变:
- 长期损伤可致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拇指内收、手掌扁平)。
四、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
- 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族)、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及炎症。
- 物理治疗:电刺激、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
-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损伤或卡压病例(如神经修复术、腕管松解术)。
- 康复训练:通过握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等恢复手部功能。
五、并发症与预后
- 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肌肉萎缩。
- 多数患者经4个月左右规范治疗可改善功能,预后较好。
该病需根据损伤程度及原因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对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