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HIVAN)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发的肾脏并发症,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以下是其关键信息:
1. 定义与病因
HIVAN是HIV直接攻击肾脏细胞(如肾小球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的结构性损伤,同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机会性感染及药物毒性等因素相关。HIV病毒通过破坏CD4细胞,削弱免疫系统,间接加重肾脏损害。
2. 病理机制
- 病毒直接作用:HIV侵入肾固有细胞并复制,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和结构破坏。
- 免疫损伤:HIV抗原引发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炎症反应,加速肾小球硬化。
- 其他因素: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机会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也可能加剧肾损害。
3. 临床表现
- 肾脏症状:
- 蛋白尿:常见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3.5g),部分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
- 肾功能衰竭:进展迅速,多在8-16周进入肾衰竭,需透析治疗。
- 血尿、水肿:部分患者伴血尿及低蛋白血症相关水肿。
- 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HIV感染相关症状。
4.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HIV抗体检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影像学:肾脏超声显示肾脏增大或结构异常。
- 病理活检:肾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典型病理为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
5. 治疗原则
-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肾病进展。
- 对症支持:
- 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可减轻蛋白尿,但需警惕感染风险。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保护肾功能,早期使用效果更佳。
- 替代治疗:终末期肾衰竭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6. 并发症与预后
- 常见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心血管疾病等。
- 预后:病情进展快,多数患者确诊后1-3年内需透析,死亡率较高。
7. 预防与日常管理
- 控制HIV感染:规范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
- 生活方式: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
HIVAN是HIV感染导致的严重肾脏并发症,需早期抗病毒治疗及综合管理以延缓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