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脂血症是指老年人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导致的血脂异常状态,表现为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成分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与遗传相关,后者常由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引发。
核心特征与表现
-
病因与危险因素
- 代谢因素:年龄增长导致脂肪代谢能力下降,肥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加重血脂异常。
- 饮食与生活方式: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饮酒过量等是重要诱因。
- 遗传与药物:家族性脂代谢异常,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
-
症状与危害
-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表现为头晕、头胀、健忘、胸闷、视物模糊等。
- 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诊断标准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 总胆固醇(TC)≥6.2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 mmol/L;
- 甘油三酯(TG)≥2.3 mmol/L(具体阈值因检测标准可能略有差异)。
管理与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控制:减少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限制甜食和酒精摄入。
- 运动与体重管理: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体重。
-
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为常用降脂药,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需联合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
-
预后
早期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控;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注:具体诊疗需结合个体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脂监测与治疗计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