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群体。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病因
小儿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病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发:
- 感染因素:如细菌(沙门氏菌、幽门螺杆菌等)、病毒或寄生虫感染;
- 化学刺激:误食强酸、强碱或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刺激性物质;
- 物理损伤:进食过冷、过热或粗糙食物导致胃黏膜损伤;
- 应激反应:严重疾病(如败血症、休克)或精神压力可能诱发。
二、典型症状
患儿常出现以下表现:
- 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感,可能放射至背部;
- 消化系统异常:恶心、呕吐(可能含血或咖啡样物)、食欲减退,部分患儿伴随腹泻;
- 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三、治疗与护理
- 一般处理:
- 暂停进食刺激性食物,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电解质溶液;
- 呕吐严重时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 药物治疗:
- 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 对症缓解: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 病情监测:密切观察呕吐物性质、尿量及精神状态,警惕脱水风险。
四、预防措施
-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生冷食物,餐具定期消毒;
- 合理喂养:婴幼儿避免过冷/热喂养,逐步添加辅食;
- 增强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保证充足睡眠。
若患儿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严重脱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