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一种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血压异常状态,其核心特征及临床意义如下:
一、定义及诊断标准
- 主要发生于60岁及以上人群,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
- 需通过非同日三次测量确诊,排除药物干扰因素
二、主要病因
- 动脉弹性减退:随年龄增长,血管壁胶原纤维增加导致僵硬度上升
- 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射血时大动脉缓冲能力下降
- 遗传易感性: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发病率显著增高
三、临床危害
- 心血管风险:增加左心室肥厚风险3.2倍,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40%
- 脑卒中关联: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风险增加24%
- 认知损伤:长期高压状态可能加速脑白质病变进程
四、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
- 首选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或噻嗪类利尿剂
- 联合用药时需监测舒张压不低于60mmHg
-
非药物干预
- 限盐(每日<5g)配合DASH饮食方案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控制BMI<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注:该病治疗需个体化制定方案,血压控制目标值建议收缩压<150mmHg(虚弱老人可适当放宽),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体位性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