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期胆管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肝内外胆管的部分或全部闭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这种病症在新生儿中相对罕见,但在某些地区如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约为1:8000-9000。
该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胆管发育异常有关。一些研究指出,胆道闭锁可能与胚胎期第4-10周胆管系统的发育停滞或紊乱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宫内感染引起的胆道炎症导致胆道纤维化和闭塞。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的黄疸,这是由于胆红素排出不畅淤积体内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还会出现白色或陶土色的大便,因为胆红素不能进入肠道而使粪便颜色变浅;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或酱油样;肝脾肿大,腹部逐渐隆起;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皮肤瘙痒及抓痕等。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的症状。
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以及有时需要进行肝脏活检来确认。早期确诊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可以减缓疾病进程并提高生存率。
治疗方面,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Kasai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目的是重建胆道,恢复胆汁流动。如果Kasai手术未能成功缓解症状或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则需要考虑肝移植作为最终治疗手段。据统计,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多在2年内死亡,而接受了肝移植的患者则有较高的长期存活率。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复杂的儿科疾病,涉及多个学科的合作管理,包括小儿外科医生、肝病专家、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儿的健康状况,并在发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以获得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