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四类地区”是指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是四川省区域发展的突出短板和推进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四类地区的定义与范围
-
革命老区 :指在中国革命时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老区,如红军长征途经地区、抗战老区等。
-
脱贫地区 :指通过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的县(市、区)。
-
民族地区 :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市、区),如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
-
盆周山区 :指四川盆地周边山地、高原地区,如川西、川北山区。
二、发展目标与时间节点
-
短期目标(2023-2027年) :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元左右,500亿元以上县(市、区)突破15个,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显著提升。
-
中长期目标(2035年) :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台阶。
三、核心支持措施
-
基础设施补短板 :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
特色优势产业培育 :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十亿级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内生动力。
-
国有企业“1+1帮1”机制 :中央在川企业与地方国企结对帮扶欠发达县,通过产业投资、企地合作等方式推动振兴。
-
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富行动 :建立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帮扶机制,助力基础设施提档和产业升级。
四、政策文件依据
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富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四类地区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四川旨在到2027年实现四类地区经济全面振兴,到2035年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