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病变型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实现临床缓解,但需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复发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目前尚无绝对根治药物,但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达到长期缓解或临床治愈。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一、核心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一线药物:甲泼尼龙、泼尼松等,起始剂量通常为1mg/kg/d,90%以上患者可在4-6周内实现尿蛋白转阴。
- 疗程要求:需遵循足量、缓慢减量原则,总疗程一般6个月以上,突然停药易导致复发。
-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依赖/抵抗或频繁复发者)
-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3-5mg/kg/d)、他克莫司(0.05-0.1mg/kg/d),需监测血药浓度。
- 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2mg/kg/d,累积量≤150mg/kg)或甲氨蝶呤,用于难治性病例。
二、辅助治疗药物
-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 双嘧达莫、低分子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并发症。
- 降压药物
- ACEI/ARB类(如厄贝沙坦、培哚普利),兼具降尿蛋白作用。
- 利尿剂
- 呋塞米、氢氯噻嗪用于缓解水肿,需注意电解质监测。
三、治疗注意事项
- 复发管理:约50%患者可能复发,需调整激素剂量或联用免疫抑制剂。
- 药物副作用监测:激素需预防骨质疏松、高血糖;免疫抑制剂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 联合非药物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盐<3g/d)、优质蛋白摄入(0.8-1.0g/kg/d),避免感染等诱因。
注:对于激素耐药或病理类型转变者,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血浆置换或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