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紧急干预的临床急症,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血压有效控制并减少并发症。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靶器官损害情况及个体差异综合制定,具体药物及治疗原则如下:
一、紧急降压药物(静脉注射)
-
硝普钠
- 直接扩张动静脉,起效快(2-5分钟),需避光静脉滴注,适用于快速控制血压。
- 需监测氰化物中毒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乌拉地尔
- 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降压平稳且不影响心率,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者。
-
拉贝洛尔
- 兼具α和β受体阻滞作用,可间断注射或持续输注,适合多数急症患者。
-
尼卡地平
- 钙通道阻滞剂,扩张外周和脑血管,持续输注可稳定降压。
二、长期维持药物(口服)
-
钙通道阻滞剂
- 如氨氯地平、尼卡地平,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多数患者。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尤其适用于合并肾功能损害或心力衰竭者。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 如厄贝沙坦、缬沙坦,作用与ACEI类似,副作用更少。
-
β受体阻滞剂
- 如比索洛尔、拉贝洛尔,可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适用于合并冠心病者。
三、辅助治疗与管理
-
病因治疗
- 若由肾动脉狭窄引起,需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药物或内分泌疾病导致者需调整原发病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
-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6g)、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
监测与随访
- 每日家庭血压监测,定期复查肾功能、心电图等,动态调整药物剂量。
四、注意事项
- 降压速度需谨慎,初始目标为2-6小时内将舒张压降至100-105mmHg,避免过快导致器官低灌注。
- 需终身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防止血压反弹。
- 合并肾功能衰竭者可能需要联合透析治疗。
恶性高血压需通过静脉降压药快速控制血压,后续长期口服药物维持,并结合病因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