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胰腺组织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其核心特征包括: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胰腺组织的异常免疫反应,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胰腺视为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
- 遗传因素(如基因多态性)、感染(病毒/细菌等)及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 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显著升高是Ⅰ型AIP的重要标志,而Ⅱ型通常无此特征。
2.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无痛性梗阻性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最常见,约80%患者以此为首发表现。
- 其他症状: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体重下降、乏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或胰腺外器官病变(如泪腺炎、胆管炎)。
- 分型差异:Ⅰ型多见于老年男性,常伴胰外器官受累;Ⅱ型患者较年轻,无性别差异,更易合并炎症性肠病。
3. 诊断要点
- 影像学:胰腺呈“腊肠样”弥漫性肿大或局灶性肿块,胰管不规则狭窄(“冰柱征”)是特征性表现。
- 实验室检查:血清IgG4升高(Ⅰ型)、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肿瘤标志物CA199有助于鉴别胰腺癌。
- 病理学:淋巴浆细胞浸润、纤维化及闭塞性静脉炎是确诊金标准,需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验证。
- 激素反应: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是重要诊断依据,4周内症状显著缓解。
4. 治疗与管理
- 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诱导缓解,维持治疗需1-3年以减少复发。
- 替代方案: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无效或需减量患者,利妥昔单抗对难治性病例可能有效。
- 手术/介入:仅用于疑似恶性肿瘤或严重梗阻性黄疸无法缓解的情况,如胆管引流术。
5. 注意事项
- 需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血清学指标,监测复发及并发症(如糖尿病、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 避免饮酒、高脂饮食等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需通过多学科协作确诊,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复发及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