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该病通常继发于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沙眼衣原体、志贺菌等),遗传因素(如HLA-B27基因)和免疫异常也参与发病。感染触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眼部及全身性炎症。
2. 主要症状
- 眼部表现:以结膜炎和前葡萄膜炎最常见,巩膜炎较少见(约3%患者出现),多为弥漫性前巩膜炎,常伴反复发作。患者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 全身表现:包括关节炎(非对称性下肢关节受累为主)、尿道炎/宫颈炎、皮肤黏膜病变(如龟头炎)等。
3.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需结合典型三联征(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皮肤黏膜病变)及实验室检查(如HLA-B27检测、炎症指标升高)。
- 治疗:
- 药物: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严重者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
- 手术:极少数严重巩膜炎需巩膜移植术。
4. 预后与护理
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但可能复发,需定期复查。日常需避免感染诱因,保持眼部卫生,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