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因素
约25%-5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家族遗传背景,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或线粒体遗传。目前已发现超过60个基因突变与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相关,这些突变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
二、环境因素
- 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可能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引发慢性炎症和心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 中毒与药物损害
长期酗酒、化疗药物(如阿霉素)、某些心肌毒性药物(如蒽环类抗癌药)及化学品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心肌炎、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引发免疫系统攻击心肌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 - 内分泌与代谢异常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代谢紊乱可能加重心肌负担,诱发心功能异常。
三、其他因素
- 非感染性炎症:如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结缔组织病可能累及心肌。
- 神经肌肉疾病:部分神经肌肉疾病可能伴发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
总结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多样,约半数患者病因未明。遗传因素为重要基础,而病毒感染、中毒、免疫异常等环境因素常作为诱因或加重因素。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