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急救需争分夺秒,黄金4分钟内实施以下措施可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
一、现场急救核心步骤
-
立即心肺复苏(CPR)
- 判断意识与呼吸: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观察胸部起伏判断呼吸。
- 胸外按压:双手交叠按压胸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 持续操作:直至患者恢复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
快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若现场有AED,立即开启设备并按照语音提示贴放电极片,分析心律后实施电击除颤。
- 除颤后需继续CPR,循环操作直至心律恢复。
-
呼叫急救支援
- 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明确告知地点和患者状态,避免中断CPR。
二、专业医疗团队介入
-
急救车转运中
- 持续高质量CPR,配合心电监护,发现室颤时立即再次除颤。
- 建立静脉通路,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
-
医院内抢救
- 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药物控制心律失常(如胺碘酮)。
- 病因治疗:如急性心梗患者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恢复血流。
- 亚低温治疗:降低体温至32-34℃,减轻脑损伤风险。
三、后续管理
- 复苏成功后需监测心功能,排查病因(如遗传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
- 长期预防: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戒烟限酒、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
提示:猝死抢救成功率与急救反应时间直接相关,公众掌握CPR和AED操作技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