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症状或高危患者需积极治疗
若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临床表现,或存在高危因素(如抗体滴度高、合并心脏疾病等),需通过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对于妊娠期患者,通常需全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以降低血栓和胎停风险。 -
无症状或低危患者需个体化处理
部分患者虽抗体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亚临床型),是否治疗存在争议。一般建议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和相关指标,若后续出现血栓、流产等表现则需干预。低危患者可能仅需一级血栓预防(如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 -
治疗需持续并动态调整
即使病情缓解,仍需长期管理。例如,产后需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至产后42天,抗体滴度高者需在风湿免疫科持续随访。治疗期间需结合D-二聚体等指标调整药物剂量。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需结合抗体水平、症状、妊娠状态及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