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增强胆红素代谢酶活性,加速胆红素清除。
- 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可减少肠道对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
-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排泄。
- 茵栀黄:部分研究认为其可辅助退黄,但可能引起腹泻等副作用,临床使用需谨慎。
-
非药物干预
- 调整母乳喂养:增加哺乳频次(每天8-12次),确保营养摄入,避免脱水。
- 光照疗法:蓝光照射可分解胆红素,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晒太阳:适度阳光照射有助于胆红素代谢,但需避免阳光直射损伤皮肤。
-
注意事项
- 无需停母乳:多数情况下无需中断母乳喂养,停母乳仅适用于极少数重度黄疸病例。
- 密切监测:定期检测胆红素水平,若持续升高或超过临界值(如257μmol/L),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母乳性黄疸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若黄疸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嗜睡、拒奶),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