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或病证,可以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分类和病因,呕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反射性呕吐
反射性呕吐是由于内脏等末梢神经传入的冲动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恶心、呕吐
- 口腔、咽喉部及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肠梗阻等
- 其他系统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急性肾炎的高血压脑病等
2. 中枢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是由颅脑病变或药物等刺激呕吐中枢,使其兴奋性增加引起的呕吐
- 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等
- 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 药物或化学毒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有机磷农药等
- 精神因素:如胃神经官能症、癔症等
3. 前庭障碍性呕吐
前庭障碍性呕吐常见于迷路炎、梅尼埃病、晕动病等
4. 神经官能性呕吐
神经官能性呕吐的特点是呕吐发作和精神刺激有密切的关系
临床表现
呕吐的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异:
- 呕吐的时间:育龄妇女晨起呕吐常见于早期妊娠,夜间呕吐常见于幽门梗阻。
- 呕吐与进食的关系:餐后短时间内呕吐可能为幽门管溃疡或精神性呕吐,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
- 呕吐的特点:喷射状呕吐常见于颅内高压性疾病。
- 呕吐物的性质:带发酵、腐败气味提示胃潴留,带粪臭味提示低位肠梗阻,不含胆汁说明梗阻平面多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
诊断与治疗
诊断呕吐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尿妊娠试验、腹部X线平片、CT扫描等
- 对症治疗:使用止吐剂如维生素B6、甲氧氯普胺、氯丙嗪等
- 病因治疗: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特殊情况下的呕吐
儿童呕吐可能隐藏着从轻微胃肠不适到严重疾病的种种信号,家长需细心观察,及时处理
- 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
- 出现严重腹痛或血便。
- 有脱水迹象。
- 精神状态差或呼出气体有特殊气味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