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以下特征:
一、疾病概述
- 病理机制:主要由胆囊管阻塞(如胆结石、肿瘤压迫)引发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或化学性炎症所致。
- 易感人群: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与激素水平、肥胖、妊娠、快速减肥等因素相关。
二、典型症状
- 右上腹疼痛
- 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的绞痛,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
- 消化道症状
- 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
- 全身症状
- 发热(多为低热,严重时可达38℃以上)、寒战。
- 体征
- 墨菲氏征阳性,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或触及肿大胆囊。
三、诊断依据
- 临床检查:结合症状及腹部体征(如墨菲氏征)。
- 辅助检查
- 血液学: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
- 影像学:超声或CT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结石等。
四、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缓解急性症状。
- 手术治疗:择期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为主),根治率高;严重并发症(如穿孔)需急诊手术。
-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术前准备或病情控制,但易复发。
五、潜在风险
- 并发症: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内瘘,甚至休克或癌变风险。
六、预防建议
- 减少高脂饮食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及健康体重,定期体检筛查胆结石。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具体诊疗需遵循临床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