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口处理(关键步骤)
- 及时清洁消毒
被咬后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挤出污血,避免感染。若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需就医清创并缝合,促进愈合并减少疤痕。 - 避免感染
保持伤口开放透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必要时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若出现红肿、流脓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
二、疤痕预防与治疗
- 防疤产品
伤口愈合后(约2-3周),可开始使用硅胶敷贴(如美皮护)或硅凝胶(如倍舒痕),抑制疤痕增生。 - 防晒与保湿
疤痕部位需严格防晒(选择低刺激防晒霜),并保持湿润,避免紫外线加重色素沉着。 - 医疗干预
若疤痕增生明显或影响美观,可就医采用激光治疗、激素注射或手术修复。
三、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 破伤风疫苗
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疫苗。 -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老鼠可能携带出血热病毒,建议在咬伤后0、14天各接种一针,必要时加强一针。 - 其他疾病监测
留意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提示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等,需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处理:野生老鼠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切勿自行用药或包扎过紧。
- 疤痕体质慎防:若本身易留疤,需更严格遵循防疤措施,必要时咨询整形科医生。
建议尽快就医评估伤口情况,综合处理感染风险与疤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