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幼儿时期(0-1岁)
- 母乳喂养:乳母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肝脏)、维生素(如菠菜、西红柿)及矿物质的食物,并保证充足汤水(如鱼汤、猪骨汤)以维持乳汁营养。
- 辅食添加:6个月后逐步添加低脂、易消化的辅食,如浓米汤、蔬菜泥、苹果泥等,避免消化不良或过敏。
二、可自主进食阶段(1岁以上)
- 低盐低脂饮食:
- 避免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以防水肿,每日钠盐摄入量建议≤6克。
- 选择低脂食物(如瘦肉、鱼类、植物油),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摄入。
- 优质蛋白质补充:
- 优先选择鱼肉、鸡肉、蛋类、豆制品等易吸收的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按体重1-1.5克/千克计算。
- 维生素与矿物质:
- 多食富含钾的食物(香蕉、橙子、菠菜)以维持心脏功能,避免高钾食物(如蘑菇、坚果)以防过量。
- 增加维生素C、E(如柑橘类、坚果)及硒元素(海参、蘑菇)摄入,保护心肌细胞。
- 膳食纤维与水分:
- 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蔬菜)预防便秘,但心力衰竭时需限制液体摄入(每日≤2000毫升)。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心脏负担。
-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浓茶、咖啡及含糖糕点,减少消化负担。
- 个体化调整:若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结合医生建议调整饮食方案。
总结
合理饮食需兼顾营养均衡与心脏保护,同时需遵医嘱配合治疗。具体方案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及医生指导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