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驱铅治疗
中重度铅中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钙钠、二巯丁二酸等,通过促进铅排泄降低血铅水平。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铅浓度,确保用药安全。 -
对症治疗
若出现贫血、腹痛等并发症,需针对性处理。例如,贫血时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腹痛时使用解痉药物。
二、饮食调整
- 减少铅摄入
避免食用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食物,选择新鲜食材。 - 促进铅排出
- 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与铅结合,减少吸收。
- 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等酸性水果可促进铅排泄。
- 钙和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增强肠道对铅的抵抗力。
- 膳食纤维
蔬菜、全谷物等帮助肠道蠕动,加速铅排出。
三、环境控制
- 远离污染源
避免接触含铅油漆、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尤其是旧房)。 - 卫生习惯
勤洗手、剪指甲,避免啃咬玩具或手指,减少铅摄入风险。
四、日常预防
- 定期检测
高风险儿童(如居住在工业区)需定期检测血铅水平,早发现早干预。 - 营养补充
保证蛋白质、钙、铁、锌等摄入,纠正营养不良,降低铅吸收风险。
注意事项
- 轻度中毒:通过饮食和环境调整多可改善。
- 中重度中毒: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处理。
若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腹痛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并完善血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