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严重性
感染后,幼虫会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表现为剧烈头痛、颈项强直、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瘫痪、昏迷甚至死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后遗症。 -
治疗与预后
该病目前无特效药,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如使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驱虫药)可显著改善预后。多数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可痊愈,但延误治疗或感染严重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损伤。 -
传播风险
该病主要通过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类、蛙类、鱼虾等中间宿主传播,且幼虫在人体内无法发育为成虫,导致反复感染风险较高。近年来因食用福寿螺等外来物种引发的病例呈上升趋势。 -
预防措施
预防的关键是避免生食螺类、鱼虾,彻底煮熟食物,处理食材时注意卫生防护。灭鼠和加强食品监管也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
广州管圆线虫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需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在食用生鲜水产品时需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