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决定无法自愈
- 遗传因素:多数二糖酶缺乏症与基因突变有关,导致体内二糖酶(如乳糖酶)活性不足或缺失。这种遗传缺陷无法通过自身修复恢复。
- 后天因素:即使因肠道感染、发育异常等后天原因导致酶缺乏,若未针对性治疗(如控制感染、补充酶制剂),症状也难以自行缓解。
2. 症状会持续或加重
- 患者进食含二糖的食物(如乳制品)后,会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若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等并发症。
- 例如,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电解质紊乱,进一步损害健康。
3. 需积极治疗与管理
- 饮食调整:避免高二糖食物(如牛奶),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
- 酶制剂补充:口服乳糖酶等药物帮助分解二糖,改善消化。
- 益生菌辅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
- 定期监测: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二糖酶缺乏症无法依靠自身恢复,需通过饮食控制、药物补充等综合治疗改善症状。建议患者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健康问题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