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蚊水可能刺激伤口
螨虫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甚至破损,而驱蚊水中的酒精、驱蚊酯等成分可能刺激创面,加重炎症或引发疼痛。 -
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部分驱蚊水含“伊默宁”等化学成分,可能诱发皮肤过敏,尤其是敏感体质者需谨慎。 -
正确处理方法
- 清洁伤口: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处,中和毒素。
- 冷敷止痒:冰块包裹毛巾冷敷10分钟缓解肿胀。
- 局部用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止痒抗炎。若症状严重或感染,需就医。
-
预防建议
踏青前可提前喷洒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液,但被咬后不宜直接涂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选择专用驱蚊产品。
被螨虫咬伤后应优先清洁伤口并使用针对性药物,避免使用驱蚊水。若需驱蚊,建议选择物理防护(如长袖衣裤)或咨询医生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