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瘅(心力衰竭)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心功能评估等多方面指标,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症状
- 呼吸困难: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尤其在活动或平卧时加重。
- 乏力与运动耐量下降:日常活动受限,易疲劳。
- 水肿:下肢水肿、腹水或胸腔积液,与体循环淤血相关。
- 其他症状:咳嗽(可能伴粉红色泡沫痰)、腹胀、颈静脉怒张等。
二、体征
- 心脏体征:心脏扩大、奔马律、心率增快或异常心音。
- 循环淤血体征:肺部湿啰音(肺淤血)、肝大、下肢凹陷性水肿。
- 其他体征:紫绀、颈静脉怒张。
三、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利钠肽检测: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是重要生物标志物。
- 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评估全身状态。
-
影像学检查:
-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如射血分数(EF值低于50%提示收缩功能不全)、心室扩大或瓣膜异常。
- 胸部X线/CT:显示心脏增大、肺淤血或胸腔积液。
-
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肥厚等异常。
四、心功能评估
- NYHA心功能分级:
- Ⅰ级:日常活动无限制;Ⅱ级:轻度活动受限;Ⅲ级:明显活动受限;Ⅳ级:静息状态即有症状。
- 六分钟步行试验:通过步行距离量化运动耐量和心功能状态。
五、病因诊断
需明确导致心衰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注意事项
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疾病(如慢性肺病、肾病),并动态监测病情变化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