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治疗
- 膳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 高纤维饮食(如蔬菜、全谷物)可改善排便困难,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或过度用力排便。
- 建立正确排便习惯,缩短如厕时间,减少灌肠或缓泻剂依赖。
二、药物治疗
- 对症药物
- 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用于合并感染的情况。
-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促进溃疡愈合。
- 抗炎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缓解非特异性炎症。
- 中药辅助
- 中医辨证施治,如芍药汤、白头翁汤等,可改善黏液血便等症状。
三、非手术疗法
- 生物反馈治疗
- 通过训练调整肛门括约肌收缩,改善排便功能,尤其适用于盆底肌功能障碍者。
- 内镜治疗
- 氩离子凝固术(APC)或气囊扩张术可缩小溃疡面积、缓解狭窄。
四、手术治疗
- 适应症
- 保守治疗无效、严重直肠脱垂或套叠、反复出血/穿孔等。
- 术式选择
- 直肠固定术:适用于直肠脱垂患者,需注意术后感染风险。
- 直肠部分切除术:针对局部严重病变,需结合术后生物反馈训练。
五、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监测血常规、肠镜等,评估贫血或复发情况。
- 心理干预:焦虑或抑郁患者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
总结
轻症患者以膳食调整+生物反馈为主,中重度需联合药物或内镜治疗,保守无效者考虑手术。中医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个体化方案。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