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核心措施)
-
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通常需静脉给药4-6周),通过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从根本上缓解炎症和疼痛。 -
手术治疗
若存在严重瓣膜损伤、赘生物较大或心力衰竭等情况,需手术修复或置换受损瓣膜,清除赘生物,直接消除疼痛诱因。
二、对症治疗(缓解疼痛)
-
镇痛药物
- 轻至中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塞来昔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和炎症。
- 注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防胃肠道出血或影响血小板功能;需与抗凝药物间隔使用。
-
抗凝治疗
对于血栓高风险患者,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脏瓣膜损伤导致的疼痛。 -
支持治疗
- 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避免剧烈活动。
- 加强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免疫力。
- 物理降温(冰袋、温水擦浴)缓解发热引起的疼痛。
三、注意事项
- 密切监测:定期复查血常规、心脏超声等,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
- 及时就医:若疼痛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情凶险,需严格遵医嘱规范治疗,不可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