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突发性腹胀、腹痛(多为阵发性胀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以及停止排气排便。
- 体征:腹部膨隆明显,肠鸣音减弱或存在,但无腹膜刺激征。
二、影像学检查
- 腹部X线平片
- 显示结肠普遍扩张(盲肠直径常>10cm),以近端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为主,伴气液平面,且扩张中断于结肠脾曲。
- 腹部CT检查
- 明确结肠扩张范围及肠壁厚度,排除肠道肿瘤、肠扭转等器质性病变。
三、内镜检查
- 结肠镜检查:
- 直接观察结肠黏膜,排除占位性病变或机械性梗阻,同时可进行减压治疗。
四、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可能提示白细胞升高(提示炎症或感染);电解质检查可发现低钾、低钠等紊乱。
五、鉴别诊断
- 必须排除机械性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中毒性巨结肠、急性胃扩张等其他疾病。
六、病史评估
- 关注近期手术史、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使用史(如鸦片类、钙通道阻滞剂)。
诊断流程要点
- 结合典型症状和影像学特征(结肠扩张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
- 通过内镜或影像学排除器质性病变;
- 必要时长期随访观察,避免误诊。
(注:上述标准需综合应用,优先通过影像学及内镜明确结肠扩张性质,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