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守治疗(首选)
- 禁食与胃肠减压
立即禁食,通过胃肠减压管引出胃肠道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压力。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补充血浆或白蛋白。 - 营养支持
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或肠内营养,保证患者能量需求。 - 药物治疗
- 促肠动力药:如新斯的明、西沙必利,可刺激肠道蠕动。
- 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
- 其他:奥曲肽可减少肠道分泌,缓解腹胀。
二、内镜与介入治疗
- 纤维结肠镜减压
通过结肠镜置入减压管或气囊扩张,直接缓解肠道梗阻。 - 介入治疗
如经皮穿刺结肠减压术,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
- 肠造瘘术
通过腹腔镜或小切口造瘘,快速缓解肠腔压力。 - 肠切除术
若合并肠坏死或穿孔,需切除病变肠段并吻合。
四、辅助治疗
- 中医调理:针灸、中药(如行气活血方剂)可辅助改善肠道功能。
- 生活方式调整:恢复期需规律作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
注意事项
- 密切监测: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腹部X线或CT,观察肠管扩张情况。
- 及时干预:若出现腹膜炎、肠穿孔等并发症,需立即手术。
提示: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建议在消化内科或普外科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