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治疗与急性期处理
- 补液扩容:适用于低血压或低血容量患者,常用生理盐水等扩容剂改善脑灌注。
- 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可考虑阿替普酶或尿激酶溶栓,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 血压调控:避免过度降压,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维持血压稳定。
2. 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复发。
- 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降低血脂。
- 神经保护剂:胞磷胆碱、丁苯酞等可减轻脑损伤,促进功能恢复。
3. 手术与介入治疗
- 血管成形术:严重颈动脉狭窄者可通过支架植入或球囊扩张恢复血流。
- 机械取栓:大血管闭塞患者可考虑血管内介入取栓,但需评估手术风险。
4. 中医辅助治疗
- 针灸治疗:针对肢体麻木或感觉障碍,可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
- 中药调理:三七、丹红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
5. 康复与长期管理
- 功能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运动、语言及认知康复训练。
- 生活方式干预: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
- 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头颅CT/MRI及凝血功能,调整用药方案。
注意事项: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需兼顾心肺功能,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急性期建议住院密切监护,恢复期可在社区医院进行康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