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腹胀、下肢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及肝大。
- 体征:颈静脉怒张(坐位时尤为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心音遥远、心包叩击音。
- 病史:可能有结核病史、心脏手术史或放射治疗史。
二、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
- 显示心包增厚(>3mm)、心室舒张受限、心房扩大及心室间隔运动异常。
- CT/MRI:
- 可清晰测量心包厚度(>4mm)、识别钙化或纤维化,并排除其他疾病(如心肌病)。
- 胸部X线:
- 心影正常或缩小,部分可见心包钙化或胸腔积液。
三、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 实验室指标:
- 低蛋白血症、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
- 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升高)提示肝淤血。
- 心电图:
- 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偶见心房颤动。
- 心导管检查(金标准):
- 心室舒张压升高且左右心室舒张压差<5mmHg,右心房压明显升高并与左心房压接近。
四、鉴别诊断
需与肝硬化、限制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主要依据影像学显示心包增厚及血流动力学特征。
五、确诊依据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腹水);
- 影像学证实心包增厚或钙化;
- 心导管检查显示特征性血流动力学改变。
注:对于影像学不典型但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者,需结合心包活检或试验性治疗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