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必要性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会导致心包增厚、钙化,限制心脏舒张功能,引发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心包剥脱术解除心脏压迫,改善心功能。 -
手术指征
- 一般情况较好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避免病情进展。
- 病情较重者:若存在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全或活动性结核,需先进行内科支持治疗(如抗结核、纠正电解质紊乱),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
- 特殊情况:若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感染无法控制或保守治疗无效,需紧急手术。
-
手术风险与禁忌
- 高风险人群:老年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晚期病例或存在不可逆器官损伤时,手术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
- 禁忌症:活动性结核未控制、全身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手术者,可能需暂缓或放弃手术。
-
术后管理
术后需继续抗结核治疗(如结核性心包炎)至少1年,并加强营养支持、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
总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若确诊且感染已控制,多数患者需手术解除压迫。但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心功能、感染状态等综合判断。建议尽早就诊心外科,完善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后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