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以及可能的诱发和终止机制。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描述:小儿常突然烦躁不安,面色青灰或发灰,皮肤湿冷,呼吸增快,拒食或呕吐。年长儿可自诉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等。
-
发作特点:发作突然开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秒至数分钟,长则数日甚至数周。部分患儿在发作停止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心电图特征
-
心率:心率通常在160~320次/min之间,且节律快而规则。
-
P波形态:P波可能不易明辨,但有时可见逆行P波(II、III、aVF导联倒置,PaVR直立),紧随QRS波之后。
-
QRS波群:QRS波群形态与时限一般正常,但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呈右束支阻滞型;若为逆传型旁路折返,则呈预激综合征图型。
-
ST-T段变化:ST-T波可呈缺血型改变,发作终止后仍可持续1~2周。
诱发和终止机制
-
诱发因素:部分患儿的发作可能由突然刺激、惊吓等因素诱发。
-
终止方式:PSVT的发作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有时可通过物理方法(如刺激迷走神经)或药物(如维拉帕米、ATP等)终止。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以及可能的诱发和终止机制。对于疑似病例,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