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瓣膜病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以下是关键考量因素及治疗选择:
一、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
- 病情严重且对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如呼吸困难、活动受限),或存在心脏骤停风险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 若患者心功能较好且符合手术指征,微创介入手术(如TAVR、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术)可作为首选,避免传统开胸创伤。
-
禁忌症
- 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晚期恶性肿瘤、肝肾衰竭)或未控制的感染(如心内膜炎),手术风险过高。
- 严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或无法耐受麻醉者。
二、手术方式选择
-
微创介入手术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通过股动脉穿刺植入人工瓣膜,无需开胸或体外循环,适用于高危患者。
-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置换术:避免二次开胸,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传统手术
- 瓣膜置换术/成形术:适用于结构严重损坏但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需评估术后恢复能力。
三、非手术治疗替代方案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担,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 适用于症状较轻或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
介入治疗
- 经皮瓣膜球囊成形术可缓解狭窄,创伤小且恢复快。
四、术后护理与风险控制
- 康复管理:需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药(如抗凝剂)、定期复查,预防感染和血栓。
- 并发症防控:高龄患者术后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等,需加强护理和早期活动。
五、决策建议
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生充分沟通,结合年龄、基础病、心功能及治疗预期,权衡利弊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对于80岁以上患者,若身体条件允许且无禁忌症,微创手术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