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诊断标准
- 血醛固酮水平降低
血清醛固酮浓度通常低于3-30ng/dL(正常参考值因实验室而异)。 - 肾素活性异常
- 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血浆肾素活性(PRA)显著升高(正常值0.5-4.0ng/mL/h),肾素与醛固酮比值(ARR)异常。
- 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PRA降低或正常。
- 电解质紊乱
- 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无力等症状。
- 低钠血症:血钠<135mmol/L,可能伴随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
- 代谢性酸中毒:血pH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 尿液检测
- 24小时尿醛固酮排泄量减少(正常值3-30μg/24小时)。
- 尿钠排泄异常:可能因醛固酮缺乏导致钠丢失增加。
二、影像学检查
- 肾上腺CT/MRI
用于排除肾上腺结构异常(如肿瘤、萎缩或先天性病变)。 - 其他影像学
如腹部B超、心电图(提示高钾血症相关心电图改变)等辅助评估。
三、功能性试验
- 盐负荷试验
通过静脉或口服补钠,观察醛固酮是否反应性升高,若无反应支持诊断。 - 直立试验
改变体位后监测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缺乏。
四、鉴别诊断
需排除其他高钾血症原因(如肾功能衰竭、药物影响)及假性醛固酮缺乏症(激素受体缺陷)。
总结
诊断需综合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电解质及影像学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如高钾、低钠、代谢性酸中毒)。早期确诊对控制症状及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