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首选方案)
- 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可松弛食管平滑肌,缓解痉挛性收缩,改善吞咽困难和胸痛。 - 抗胆碱能药物
如阿托品、山莨菪碱,通过抑制神经递质减少食管痉挛,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可扩张食管平滑肌,缓解胸痛,但需注意头痛等副作用。 - 质子泵抑制剂
如奥美拉唑,用于合并胃酸反流的患者,减少胃酸刺激食管。
二、内镜下治疗(药物无效时选择)
- 气囊扩张术
通过内镜将球囊置入狭窄部位充气扩张,改善食管通过性,适用于中重度痉挛或合并食管狭窄者。 - 射频消融术
利用高频电流破坏异常神经组织,降低食管肌肉过度收缩,适合伴有明显狭窄或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
三、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无效时考虑)
食管肌层切开术
通过切除部分食管壁扩大食管腔,直接解除痉挛,适用于严重反复呕吐、体重下降且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者。
四、辅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
- 心理干预
焦虑、抑郁可能加重症状,需心理疏导或专科治疗。 - 饮食管理
避免辛辣、过冷/热食物及酒精、咖啡因,细嚼慢咽,规律进食。 - 生活习惯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压力过大诱发痉挛。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轻症建议先尝试药物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无效再升级至内镜或手术。
- 定期复查:治疗后需监测症状变化及食管功能,及时调整方案。
建议患者在消化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