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肺病(RB-ILD)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肺功能检查及病理学依据,具体标准如下:
一、主要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核心症状: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干咳;
- 伴随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爆裂音);
- 危险因素:中青年长期吸烟者或接触有害气体/尘埃(如矽尘、石棉)。
-
影像学特征
- 胸部HRCT:
- 典型表现:双肺弥漫性网格状阴影、磨玻璃样改变、小叶中心型结节,可伴肺气肿或支气管壁增厚;
- 部分患者早期胸部X线可能正常。
- 普通CT/X线:可见网格结节状阴影或模糊影,但敏感度低于HRCT。
- 胸部HRCT:
-
肺功能检查
- 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伴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显著降低(通常<60%预计值);
- 运动后可能出现低氧血症。
-
病理学依据(确诊金标准)
- 肺活检显示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特征性改变:细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含色素巨噬细胞聚集及间质纤维化;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
二、鉴别诊断与排除标准
需排除其他间质性肺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及风湿免疫性疾病。需结合血清学检查(如抗核抗体)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三、诊断流程建议
- 初步评估吸烟史及临床症状;
- 行HRCT和肺功能检查筛查;
- 病理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用于确诊。
注: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戒烟是基础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