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久病卧床的调理需要综合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方面干预,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开展:
一、基础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 皮肤护理:每日用温热水清洁皮肤并保持干燥,每2小时翻身1次,结合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压疮。
- 呼吸道管理:定时拍背排痰,保持室内通风,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 排泄护理:及时清理大小便,使用防褥疮垫,尿路感染风险高者可增加饮水量。
二、营养支持方案
- 膳食搭配:以高蛋白、易消化的鱼肉、蛋类为主,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必要时通过蛋白粉或复合维生素片强化营养。
- 特殊补给:吞咽障碍者采用鼻饲喂养,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静脉营养支持。
三、功能康复训练
- 被动运动: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关节屈伸、肌肉按摩,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主动锻炼:在身体允许范围内指导老人自主完成握拳、抬腿等动作,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四、药物与健康监测
- 规范用药:慢性病药物需定期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镇痛可选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 定期评估:每月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五、心理与环境干预
- 心理疏导:通过陪伴聊天、播放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建立康复信心。
- 环境优化:保持室温22-24℃,湿度50%-60%,使用防滑床栏确保安全。
六、并发症预警指标
需特别关注以下症状:皮肤出现红斑或破溃(压疮征兆)、痰液黏稠度增加(肺部感染前兆)、下肢肿胀(静脉血栓信号),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