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表现
患儿常表现为特殊面容(眼距宽、塌鼻梁、唇厚舌大)、皮肤粗糙、反应迟钝、生长缓慢(身材矮小、四肢短小)、智力发育落后(语言和动作发育延迟)等。新生儿期可能出现喂养困难、黄疸消退延迟、便秘、腹胀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甲状腺功能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升高(通常>20mU/L),甲状腺素(T4)水平降低。若TSH升高而T4正常,可能为代偿性甲减或高TSH血症,需定期随访。
- 新生儿筛查:出生后2-3天采集足跟血检测TSH和T4,TSH>20mU/L且T4<78nmol/L(6μg/dl)为筛查阳性,需进一步确诊。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观察骨龄发育,呆小症患儿骨龄明显落后,如新生儿期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化中心未出现,1岁以上腕骨骨化中心发育延迟。
- 甲状腺B超或放射性核素扫描:评估甲状腺形态及功能,排查甲状腺缺如、异位或发育异常。
-
诊断性治疗
若高度怀疑但实验室检查不典型,可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T4)试验性治疗。若服药后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便秘等)明显改善,可支持诊断。
注:早期诊断(出生后2个月内)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智力发育接近正常;延迟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智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