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心电图表现和临床表现。以下是室性心动过速的详细诊断标准:
1. 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与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有关。
-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有时可以没有症状,持续时间较短,通常自行终止。
- 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发作时常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低血压、心绞痛、晕厥等症状。
-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2.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工具,以下是典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 1.连续出现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QRS波形态畸形,时限大于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 2.心室率:通常为100至250次/分。
- 3.房室分离: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部分患者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心室夺获:室上性冲动下传至心室,产生正常的QRS波。室性融合波:QRS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
- 4.室颤: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 5.室速/室颤风暴:24小时内自发的室速/室颤≥3次。
3. 鉴别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需要与宽QRS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等)进行鉴别。鉴别方法包括:
- 房室分离: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
- 无人区电轴:心室除极的额面电轴落在第3相限,诊断特异性几乎为100%,但对右心室室速无效。
- 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V1至V6导联的QRS主波均直立或均为负向。
- aVR单导联法:通过aVR导联QRS波形态和室壁激动速率比(Vi/Vt)进行判断。
- Brugada四步法和Vereckei四步法:结合多个心电图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1.血液动力学状态:若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2.病史和既往病历:了解既往发作情况、诊断和治疗措施。
3.心电图特征:
4. 其他诊断方法
除了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 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记录日常活动期间的心脏活动。
- 事件监测仪:便携式心电图装置,可佩戴到出现不规则心跳或症状为止。
-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持续记录心跳,最长可达3年。
-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心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
- 心脏电生理检测:通过导管探测心脏的电脉冲信号系统。
总结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心电图表现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