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前黏液水肿诊断标准
胫前黏液水肿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核心临床表现
-
典型皮损特征
- 发生于双侧胫前中下部位,呈局限性非凹陷性水肿,边界清晰,质地坚硬。
- 皮肤增厚、粗糙,表面可呈橘皮样或结节状,颜色多为棕红、紫红或正常肤色。
- 多无疼痛,部分患者伴轻微瘙痒或压迫感。
-
触诊特点
- 按压无凹陷,可与心源性或肝源性水肿鉴别。
二、实验室检查
-
甲状腺功能检测
- 血清TSH水平降低,游离T3、T4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 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RAb、TPOAb)阳性,支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皮肤活检显示真皮层黏蛋白大量沉积及胶原纤维分离,是确诊的金标准。
三、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可评估甲状腺结构异常(如弥漫性肿大)及皮下组织黏液沉积情况。
四、伴随疾病
- 需结合患者病史,尤其与Graves病、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关联性。
五、鉴别诊断
- 需排除慢性淋巴水肿、肢端肥大症及其他代谢性皮肤病。
注:诊断需满足典型皮损表现+至少一项实验室或病理学支持证据,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