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运动的危害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它可能因个体差异、训练方式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对投掷运动危害的详细分析:
-
肌肉骨骼损伤
- 腰部损伤:铅球运动员在投掷时需要做出“超越器械”动作,这会使腰部关节承受较大压力,长期反复固定于一种动作,一旦错误形成就会对腰部关节产生重大伤害。
- 肩部损伤:标枪运动员在“挥臂鞭打”动作中,由于肘关节突然过伸,鹰嘴尖击鹰嘴窝底部而产,易引起前臂屈肌抗张力较弱的起始部位出现损伤;长期撞击、磨损等也可能导致肩关节损伤。
- 膝盖损伤:铁饼运动员在完整旋转掷铁饼技术的过渡阶段,膝盖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用力技术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高低。
-
神经系统损伤
- 偏侧投掷症:这是一种肢体不自主的强烈、挥动性舞蹈样运动,多累及一侧躯体,也可称之为偏侧舞动动作。其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如内囊区梗死或出血)、颅内感染(如各种急、慢性脑炎)、锥体外系疾病(如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以及颅脑肿瘤等。
- 神经过度兴奋:投掷过程中,尤其是标枪运动员,由于求胜心切和技术动作不正确,容易引起神经高度兴奋,导致前臂屈肌抗张力较弱的起始部位出现损伤。
-
心理精神压力
- 竞技压力:投掷运动往往与比赛成绩紧密相关,运动员面临较大的竞技压力。为了取得好成绩,运动员需要不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这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影响身心健康。
- 伤病困扰:投掷运动中的伤病问题较为常见,这些伤病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长期的伤病困扰可能导致运动员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总的来说,投掷运动虽然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但其潜在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为了降低这些危害的发生概率,运动员和教练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并关注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