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伯特-伊顿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运动系统症状
- 近端肌群无力
- 以下肢近端(大腿、骨盆带)和躯干肌为主,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走呈鸭步或摇摆步态,上肢近端(如肩部)受累较晚且较轻。
- 肌无力具有波动性,晨起或休息后加重,短暂活动后肌力可暂时增强(称为“改进现象”),但持续收缩后疲劳加重。
- 腱反射异常
- 多数患者出现深腱反射(如膝跳反射)减弱或消失,但肌肉短暂收缩后反射可短暂恢复。
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腺体分泌减少
- 口干(唾液减少)、少泪、汗液分泌减少。
- 内脏功能异常
- 便秘、排尿困难、阳痿、直立性低血压等。
三、其他伴随症状
- 眼部症状
- 部分患者出现眼睑下垂、复视(双视)或眼球运动受限,但程度较轻且较少见。
- 全身性表现
- 易疲劳感明显,可能伴随肌痛或关节僵硬。
四、与肿瘤的关联性
- 约60%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以小细胞肺癌最常见,其他如乳腺癌、淋巴瘤等也有报道。
- 肌无力症状常早于肿瘤诊断数月甚至数年出现,需警惕隐匿性肿瘤的可能。
五、与重症肌无力的鉴别
- 典型区别包括:
① 肌无力波动模式为“晨重暮轻”(与重症肌无力“晨轻暮重”相反);
②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肌无力通常保留);
③ 肌电图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增(重症肌无力表现为递减)。
注:非癌性患者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