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神经疼痛:
- 疼痛是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疼痛性质多样,可表现为烧灼样、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等,且疼痛程度可能较为剧烈。
- 疼痛的部位多与受累的神经分布区域一致,常见于四肢的远端,如手指、脚趾、手腕、脚踝等部位,也可累及面部、臀部等区域。
- 部分患者的疼痛呈对称性分布,但也有部分患者为单侧或非对称性疼痛。
-
感觉缺失:
- 患者常出现深浅感觉缺失,包括痛温觉、触觉、振动觉等减退或丧失。
- 感觉缺失的区域通常与神经受损的范围相符,例如手套袜子样分布的感觉减退,即双手和双脚的远端感觉减退或消失,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
肌无力及肌萎缩:
- 一般在神经疼痛出现后的数周或数月,逐渐出现受累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表现为抬手、伸腕、伸指、走路、蹲下站起等动作困难。
- 随着病情进展,肌肉会逐渐萎缩,以肢体远端的小肌肉受累较为常见,如手部的小肌肉萎缩可导致手指变形,呈爪形手;下肢的小肌肉萎缩则会影响行走的稳定性。
-
感觉性共济失调:
- 由于深感觉障碍,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会出现平衡障碍,表现为走路不稳、左右摇摆、容易绊倒等,尤其是在闭上眼睛或在黑暗中行走时更为明显。
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关节疼痛、皮肤损害(如皮疹、溃疡、紫癜等),以及肾脏、呼吸道、消化道和心脏等多脏器受累的症状。
总的来说,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等多方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