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锥体外系症状(如震颤、僵直):可选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金刚烷胺或抗胆碱能药(苯海索),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认知功能下降或青光眼患者禁用。
- 手足徐动症:可短期使用硝西泮、氟哌啶醇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警惕老年人用药风险。
- 精神症状:焦虑或抑郁可加用抗焦虑药(如SSRI类)或抗抑郁药;冲动行为可用碳酸锂等。
- 癫痫发作:使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
2. 康复治疗
- 针对运动障碍进行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及肢体功能康复;认知障碍者需智力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指导。
3. 病因治疗
- 若由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或电解质紊乱引起,需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调整内分泌治疗。
- 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针对性抗感染或免疫调节。
4. 生活方式调整
- 保持均衡饮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避免高盐高脂食物;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 避免精神紧张,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5. 定期复查
- 监测头颅影像学(如CT/MRI)和血液生化指标(血钙、甲状旁腺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本病尚无根治方法,需个体化治疗。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尤其老年患者需警惕药物不良反应。若无明显症状且其他检查正常,可能仅需观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