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Ischem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PVT)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心脏结构异常或遗传因素等引起。以下是对该疾病的全面介绍及处理方法:
1. 定义与特点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是Q-T间期正常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类型,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或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其特点是:
- 发作不稳定,易发展为心室颤动;
- 发作短暂,常可迅速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 多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等。
2. 症状表现
该疾病的症状因发作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 非持续型(发作时间短于30秒):常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心悸、头晕。
- 持续型(发作时间超过30秒):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黑朦、抽搐,甚至猝死。
3. 诊断方法
确诊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需综合多种检查手段:
- 心电图检查:显示QRS波形态多变、心室率快等特征。
- 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脏电活动,捕捉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
-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肌缺血或心室扩大情况。
- 血液检查:检测心肌酶谱、电解质水平,判断心肌损伤及电解质紊乱。
- 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情况。
- 运动负荷试验:观察心脏电活动变化,辅助诊断。
4. 治疗方法
由于该病猝死风险高,需积极治疗,具体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
- IA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
- 补钾和补镁无效,应避免使用。
电击复律:
-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发作患者,需进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
- 反复发作的患者,可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针对病因治疗:
- 积极开通血管(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使用抗缺血药物(如硝酸甘油)改善心肌供血。
手术治疗:
- 导管射频消融术适用于部分患者,但需在严格评估后进行。
- 不推荐心内标测指导下的外科手术。
起搏治疗:
- 由于起搏治疗可能加重病情,应禁用。
5. 注意事项
- 预防复发:应避免交感神经刺激和异丙肾上腺素类药物。
- 定期随访: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
- 紧急处理:如出现晕厥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综合评估和治疗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从而降低猝死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如需进一步咨询,建议联系专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