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药物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病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线治疗用药,可改善心室松弛,增加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减少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梗阻性HCM患者的运动能力并未改善。
-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变时效应,对症状性梗阻性HCM具有显著疗效。常用药物包括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其中,地尔硫卓还可安全地用于HCM高危患者以改善左心室重构的发展。
-
抗心律失常药:丙吡胺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Ia类),后被发现其强负性肌力作用可以降低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并改善心脏舒张功能。西苯唑啉也被证明能降低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压力阶差,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s):部分ARBs类药物可用于治疗HCM,但INHERIT研究发现,ARBs可能在减少晚期HCM患者的左心室纤维化和肥厚方面无理想效果。VALOR研究证实,缬沙坦可以防止早期HCM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恶化并减缓左心室肥厚进展。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药物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