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肌及传导系统发育不完善
婴儿、新生儿及胎儿的心房肌和传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冲动在心房内或经房室旁路产生折返,导致心房扑动。这种情况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尤为常见。 -
器质性心脏病
多数患儿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如大动脉错位、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这类疾病可能引发心房结构异常(如心房扩大),增加折返环形成的风险。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也可能诱发心房扑动。 -
心外因素
- 药物或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等可改变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或自律性,导致异位起搏点异常放电。
- 手术创伤:心脏手术(如大动脉错位矫正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能为折返激动提供条件。
-
其他机制
心房内传导延缓或阻滞区域形成折返环,可能与先天性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或后天因素(如心肌炎)有关。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参与发病。
小儿心房扑动的形成是心房电生理特性异常与解剖结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