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溯溪时脸被蚜虫咬了,涂抹驱蚊水通常没有明显效果。
蚜虫一般不会主动叮咬人,可能是身上有蚜虫附着,在不经意间被碰到后,其分泌物或身上的蜡丝等引发了皮肤的过敏反应。驱蚊水的主要作用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干扰蚊子等昆虫的嗅觉等感官系统,使其主动躲避,并没有治疗虫咬皮炎或过敏反应的作用。
被蚜虫 “咬” 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清洗:尽快用肥皂水清洗被 “咬” 的部位,有助于中和蚜虫的酸性分泌物,缓解瘙痒和肿胀。
- 冰敷:使用冰袋或冰块敷在被 “咬” 处,每次冰敷 15 - 20 分钟,每天可多次冰敷,以缓解不适。
- 用药: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明显的红肿、水疱、剧烈瘙痒等,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清凉止痒剂(炉甘石洗剂等),或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如果对蚜虫的分泌物或蜡丝过敏,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